24小时咨询热线
400-6165-768
信托学院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

信托市场信息汇总 06.03-06.07

发布时间:2024-06-12 16:00:02   浏览数:24  

每周市场信息汇总(6月3日至6月7日)

一、本周信托市场资讯

image-1717745346145.jpg

 

二、本周权益市场资讯

image-1717744539673.jpg

三、精选基金产品上周表现

image-1717744838235.png

四、城投债市场资讯

1、5月城投融资出现净偿还。5月城投债净偿还355亿,高于去年同期的净偿还200亿。除贵州净偿还规模环比减少外,其余23个发债省市净融资规模均有所回落。江西、山东等12个省市5月城投债净融资依然为正,而江苏、河南等12省市呈现净偿还,其中江苏净融资规模降幅最大。5月城投债提前兑付规模持续减少,交易所终止审批规模环比下滑,但仍处高位。交易所审批通过规模明显下降,但协会有所回升,交易所和协会审批时间均有所延长。

2、重庆7家区县级平台官宣退出融资平台,1家还有9亿存续债。近期,重庆城投公司宣告退出政府融资平台节奏明显加快。5月份以来重庆地区共有7家平台公司官宣退出政府融资平台,依照市场法则自主经营,自负盈亏。全部为区县级平台公司,其中,江北区3家,云阳县2家,渝中区和南岸区各1家,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名单中含有一家发债城投,存续债余额9亿元,为江北区的重庆市江北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。

3、下调幅度和数量双增!5月158只城投债下调票面利率,“资产荒”几时休?从进入2024年开始,下调票面利率的城投债数量一直高居不下。根据企业预警通的数据统计,今年5月共有204只含权信用债调整票面利率,其中城投债为158只,全部为向下调整。对比4月,5月不光下调票面利率的债券数量在增长,下调幅度也在加大。具体来看,5月下调票面利率的城投债中,票面利率下调幅度在300BP以上的有57只,400BP以上的有20只。而4月下调幅度在300BP以上的有44只,400BP以上的有18只。不仅城投公司不断调降票面利率,另一边发行市场上城投债的发行利率也一降再降。根据德福基金统计数据,在过去的5月,1年以内、1-3年、3-5年和5年以上四种期限城投债的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2.11%、2.72%、3.01%和2.86%,较4月分别下降14bp、12bp、11bp和5bp。从存量债收益率看,截至5月31日,92%城投债收益率在3%以下,75%收益率在2.5%以下。城投债进入了存量时代,城投高息债将日益稀缺。不仅仅是标债市场,非标产品也面临着资产荒,高收益非标资产同样难寻。根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数据,5月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.99%,环比下降0.13个百分点。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今年连续五个月下滑。面对愈演愈烈的债市“资产荒”,很多投资者将希望寄托于政府债。希望供应陆续落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可以为“荒”了多时的债市带来希望。

五、港险市场资讯

1、富通保险2024年第一季首年年化保费收入按年飙升153%。根据保险业监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,将于第三季更名为周大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富通保险有限公司(「富通保险」),于2024年第一季业绩表现优秀,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势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本季度的关键亮点包括:首年年化保费收入(APE)1,2按年同期增长153%3,大幅优于行业整体57%的增幅;市场排名按APE表现跃升至第8位4;代理人渠道APE表现按年同期上升108%,远超行业整体12%的增幅,市场排名跃升至第8位4,成绩斐然;经纪渠道业务APE按年同期持续增长,增幅达165%,市场占有率稳占业内领先地位。富通保险行政总裁叶文杰表示:2024年第一季度,我们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业务增长。这充分证明了公司在市场定位、业务拓展、渠道销售及人才培训等方面之策略行之有效,也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卓越表现和专业服务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,推动业绩持续增长。

2、港交所迎“新”除“旧”:今年共21家新股上市、20家个股退市。财联社6月7日电,根据港交所网站公布数据,截至5月底,今年一共有21家新股上市,募资额为95.96亿港元,新股上市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7家,募资额同比减少39.26%。尽管前5个月IPO市场上市家数、募资金额同比双双下降,但从目前看,港股前5个月新上市股份的表现比想象中好很多。此外,港股在迎“新”的同时也不忘加大退市力度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5月底,今年已经有20家上市公司退市,其中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有13家,私有化退市的有7家。

3、内地访客正常化及高净值客户属性,成为一季度赴港投保保费同比大升的主因。5月31日,中国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2024年一季度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,其中,内地访客赴港投保156亿港元,同比增长62.6%;新造保单数5.2万件,同比增长51.7%。从新造保费构成来看,一季度内地访客购买最多的是终身寿险和储蓄寿险,二者保费分别达121.10亿港元和22.67亿港元,占比77.5%和14.5%,合计占比达92%。就以上保费增速较高及险种偏好的原因,多位受访专家提到:一是2023年香港恢复全面通关后,保费增长具有延后性;二是香港保险在多元化资产配置、投资收益率、产品功能多样性上具有相对竞争力。


点击收起
拨打电话,即送资料
400-6165-768
工作人员稍后与您电话确认《信托内部学习资料套装》的邮寄信息。信息加密,放心填写!
24小时理财热线400-6165-768